编者按: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老师如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令人在无助时感到人间的温暖;老师如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令人在失意时看到生活的希望;老师如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令人在孤寂时获得心灵的慰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睹园丁们的别样风采,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庆祝第33个教师节系列报道:资源开发系辅导员邓佳丽老师
2008年9月,刚刚毕业的邓佳丽老师来到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成为了机电工程系的一名辅导员。十年春秋过去了,她仍然奋斗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因为她对这个岗位有着无比深沉的热爱。
人们常说“十年树木不易,百年树人更难”。邓老师始终坚信作为中国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正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与担当,更需要有张喜旺一样坚守执着、不畏艰难的久久为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辅导员正是工作在立德树人的第一线,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一日复一日的默默坚守,一年接一年的执着付出。
邓老师说,她已经记不清楚开过多少次主题班会,也记不清楚接过多少个深夜电话,更记不清楚苦口婆心地劝过多少个学生了。她想,正是这些“记不清楚”践行着辅导员扛在肩上立德树人的使命,也是这些“记不清楚”坚守着辅导员刻在骨子里久久为功的信念。
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军训的口号仍余音在耳,毕业的歌声却又接踵而来。伴随着一届届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陪伴着他们从花样少年成长为国之栋梁,邓老师心里装的都是满满的幸福,满满的骄傲。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迎来送往中,邓老师也在不断的变化。她从当年08数控2班的“班花”变成了现在16建筑1班的邓姐,以后可能还会成为更多孩子们的阿姨,甚至是奶奶,但她仍然甘之如饴。她爱她的学生,她也爱辅导员这份工作。时间改变的只是一种称呼,不变的是邓老师身上立德树人的使命和久久为功的信念。
辅导员的工作是细碎而朴实的,但却也是神圣而伟大的。新时代的大学生有着斑斓的梦想和远大的志向,在寻梦的路途中,他们会迷茫,会无助。而辅导员就是他们的人生导师,就是他们的指路人,更是他们的知心朋友。“辅”学生成才,“导”学生成长,“员”学生梦想。辅导员要培养出一批筑梦人,一批走在时代前列而无私无畏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并和他们一起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共筑“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