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老师如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令人在无助时感到人间的温暖;老师如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令人在失意时看到生活的希望;老师如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令人在孤寂时获得心灵的慰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睹园丁们的别样风采,聆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庆祝第33个教师节系列报道:电气工程系辅导员周刚老师
周刚,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2月生,2000年9月起从事兼职辅导员工作。2000年担任机电一班、2009电气一班、2011电气一班、2011电气二班、2016机电二班辅导员。
一、在人生职场的选择上,甘愿奉献职业教育事业
大学毕业后,周刚老师在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担任专业电气教师,一干就20年,与职业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担任教师期间接触实践操作机会比较多、接触用人单位比较多,知道学生三年后就业市场。所以系领导多次安排担任兼职辅导员,从最初青涩到现在的成熟离不开老教师的帮助和领导的支持。要想作一个合格的辅导员心里牢记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的社会责任就是:把学院交给他的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真才实学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他把这一教育理念外化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在生活中他也坚持因材施教、严谨管理的带班特色,这些年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让学生在以后就业岗位上真干出了点名堂,就如当初进校的誓言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二、在辅导员的工作岗位上,奉献青春年华,无怨无悔
要当好大学辅导员很难,要当好一个职业学校的辅导员就更难,学生的政治思想表现,行为习惯、综合素质、专业成绩、技能水平以及学生生病,情绪低落、家庭经济困难等等,都必须要用爱心、责任心。
深知教师责任重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生进校基本以校为家,不管课内课外,只要班上有一点儿问题,都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帮助解决,绝不拖延时间。11机电班学生姜某,蚌埠人,家庭贫困,单亲家庭,从小体弱多病,高考不理想,情绪低落。来校后,一直很自卑,抬不起头,甚至退学的念头。周老师在了解情况后,与他促膝谈心,关心他的生活,利用课余时间带他到天井湖公园进行开导并把以前在铜陵上班的学长喊来进行辅导。不断的鼓励他,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努力这名学生振奋精神,充满自信,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尤其是专业技能学得非常扎实,毕业时被芜湖一家公司选上,现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周老师狠抓班级学纪学风建设,所带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到目前为止,所带的学生都已获得维修电工中高级证、电工证、家电维修中级证、安全特种操作证。并受到有色公司用人单位高度评价。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周老师牺牲了多少个周末与休息时间在实训教室里度过的。
三、抓学生政治思想工作,润物无声寓教于乐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他们各自为伴,行动自由,不受约束,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为了正班风,树正气,周老师狠抓行为规范校纪校规教育。制班规班训,并要求学生写下最为欣赏的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张贴在课桌上,提醒自己,规范行为,不断进步。同时积极地组织开展系列的主题班会:“学会求知,规划人生,走向成功,报效祖国”,“爱心、责任心、自信心”三心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班上班纪班风建设。
为了丰富学生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周老师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参加社区电气服务活动。如天桥社区电路、电器维修活动、五松新村老电路改造等活动,并赢得居民一致好评。同学们在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学院科技节、学院创业大赛等活动中都表现突出。周老师还鼓励学生加入学院各种协会,促进学生自我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得到快乐的同时,也陶冶了情操,而且提高了自信。
周老师常说,要想当好一名辅导员,如果没有爱心、责任心,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没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一颗善待学生,热爱学院的心,是不可能胜任辅导员这项工作的。并且要始终如一地把安徽工业职业学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把讲台和课堂当成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让所教的学生有发展,有出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高技能应用型技术性人才,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